最近媒體報導一名59歲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,疑似與長期使用防曬乳有關,讓很多人開始緊張:「長期使用防曬乳會致癌?」來聽專家怎麼說,怎麼挑選防曬產品?怎麼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?


 

內容目錄

 

  • 一、個案分享:長期塗抹含二苯酮-3(Oxybenzone)的防曬,可能致癌?
  • 二、什麼是二苯酮-3?為什麼引起關注?
  • 三、常見的物理性防曬成分二氧化鈦(TiO₂),也需要擔心嗎?
  • 四、皮膚科醫師與專家怎麼看?
  • 五、想要更安心的防曬怎麼做?
  •  

一、個案分享:長期塗抹含二苯酮-3(Oxybenzone)的防曬,可能致癌?

 

近期媒體報導的個案,是一位長期使用防曬乳的女性,後來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第三期。劉博仁醫師認為,該名患者體內環境荷爾蒙指數超標,有可能與她長期搽防曬乳有關。 

另外,陳欣湄醫師也分享過自己體內檢測出二苯酮-3超標,讓人不禁聯想:我們每天擦的防曬,安全嗎? 

 

二、什麼是二苯酮-3?為什麼引起關注?

 

二苯酮-3(Oxybenzone),又稱為羥苯甲酮,是常見的化學型防曬劑,它主要幫忙轉換紫外線,保護皮膚不被曬傷,但同時也被歸類為內分泌干擾物(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, EDC)。另外,其他可能影響內分泌的防曬成分,延伸閱讀。

不過先別緊張,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針對老鼠或細胞做實驗,而且研究使用的劑量都比我們日常使用的高很多,離「會致癌」還有一段距離。現有的科學證據並未證實 Oxybenzone 對人體有明確的危害。

美國 FDA 把二苯酮-3列為「需要更多安全資料」的成分,不建議當作唯一防曬選擇。而歐盟則是規定濃度在 5% 以下是可以接受的。

簡單說:擦一點不等於會有事,但如果能避開,當然更好。
 

三、常見的物理性防曬成分二氧化鈦(TiO₂),也需要擔心嗎?

 

在防曬成分中,不僅是化學防曬的二苯酮-3備受關注。某些報導指出,物理性防曬常見成分——二氧化鈦(TiO₂),在動物實驗中也觀察到基因毒性疑慮。然而,根據目前資料,尚無明確人體證據證實其具致癌風險。並且,防曬乳採用包覆型 TiO₂,顆粒停留於角質層,不會穿透至血液,因為不容易被皮膚吸收,一直被認為相對安全。

擦防曬


NAVEEN物理防曬皆採用非奈米二氧化鈦防曬成分,在肌膚表面形成物理屏障反射紫外線,不用擔心被肌膚吸收,造成身體負擔。
 

 

四、皮膚科醫師與專家怎麼看?

 

皮膚科醫師普遍的看法是——不要過度恐慌。

目前沒有證據能證明「擦防曬乳會直接導致癌症」,而且很多品牌也早就停用了爭議比較大的成分(像是二苯酮-3),它不只有潛在的健康風險,對珊瑚生態也不友善。真正會讓皮膚出事的,是「長期沒做好防曬」,紫外線才是皮膚癌、斑點、老化的關鍵元兇!

所以,先別因為看到新聞就不擦防曬,反而讓皮膚暴露在紫外線底下,才是真的危險!
 

五、想要更安心的防曬怎麼做?

 

1.避免含二苯酮-3的產品,看成分表有寫 Benzophenone-3 或 Oxybenzone 就先放回去。
2.選擇相對溫和、不易被吸收的非奈米型物理性防曬成分,如氧化鋅(Zinc Oxide)或二氧化鈦(Titanium Dioxide)。
3.不管是防曬乳還是有防曬係數的底妝,都要做好清潔。
4. 搭配物理遮陽工具,如帽子、陽傘、太陽眼鏡等。
5. 定期健康檢查,留意身體荷爾蒙與代謝狀況。

防曬標示


資料來源:
An Update on Sunscreen Requirements: The Deemed Final Order and the Proposed Order

Benzophenone-3

Regulation - 1223/2009 - EN - Cosmetic Products Regulation - EUR-Lex

Systematic review of mechanistic evidence for TiO2 nanoparticle-induced lung carcinogenicity

The dual challenge of FDA-evaluated non-GRASE UV filters: Photostability and systemic absorption - A path toward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sunscreens

Mechanism of Action of TiO2: Recommendations to Reduce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Carcinogenic Potenti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