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到了,越來越多人到海邊玩,其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擦防曬。越來越多人知道日常使用的防曬產品可能正在傷害這片海洋,但也許你們不知道的是:全球已經越來越多國家立法禁止特定防曬成分。本篇文章就帶你了解——什麼是「海洋友善防曬」?物理防曬一定海洋友善嗎?
內容目錄
一、什麼是海洋友善防曬?
「海洋友善防曬」(Reef-safe sunscreen),是指不含已被研究證實會破壞珊瑚礁的防曬成分。常見的有害成分包括:羥苯甲酮(Oxybenzone)、甲氧基肉桂酸辛酯(Octinoxate),這些成分即使在極低濃度下,也會造成珊瑚白化、抑制幼珊瑚生長,進而危害整體海洋生態系。
二、哪些國家已經針對防曬成分立法?
1.帛琉(Palau):全球最嚴格的防曬法規
自 2020 年起,禁止多達 10 種有害成分,包括 Oxybenzone、Octinoxate、Octocrylene、防腐劑 Parabens、Triclosan 等。不只禁售、禁用,連旅客攜帶入境都會被沒收。其他詳細的禁用成分可以看這篇。
2.夏威夷(Hawaii):美國第一個立法禁止有害防曬的州
2021 年起禁止販售含 Oxybenzone 與 Octinoxate 的產品。未來也可能擴大禁令到 Octocrylene、Avobenzone 等成分。
3.美國維京群島(U.S. Virgin Islands)
從 2020 年起明確禁止販售、使用、攜帶含 Oxybenzone、Octinoxate、Octocrylene 的防曬產品。
4.泰國國家公園(Thailand National Parks)
2021 年起,在所有國家公園內禁止使用含 Oxybenzone、Octinoxate、4-MBC、Butylparaben 的防曬,違者可罰高達 10 萬泰銖(約新台幣 9 萬元)。
5.其他推動海洋友善行動的國家/地區
如馬爾地夫、斐濟、墨西哥坎昆、加勒比海諸島、大堡礁等,雖未全面立法,但當地潛水業者與觀光單位會主動要求遊客使用海洋友善防曬,部分甚至會檢查防曬成分。
三、物理性防曬一定是「海洋友善防曬」嗎?
不完全正確!物理性防曬以氧化鋅(Zinc Oxide)或二氧化鈦(Titanium Dioxide)反射或散射紫外線,但如果使用奈米化(Nano)防曬劑或加入大量矽靈、礦物油等成分,仍可能對海洋造成未知或潛在風險:
1.奈米化防曬劑(Nano ZnO/TiO₂)
「奈米」粒子非常小,大約是一公尺的10億分之一,將物理型防曬劑奈米化後,就能讓原本可能厚重的防曬變得輕盈、易推塗,但也因為奈米粒子非常小,目前對人體及海洋生物的影響屬未知,使用上存有疑慮。
2.矽靈(Dimethicone)與礦物油
礦物油與矽靈都是廣泛使用於保養品及彩妝品的成分,它們能為產品創造絲滑、清爽的膚觸。因此,將這兩成分添加在「純物理性防曬」能降低悶黏、厚重的感受。只是,這類成分雖然對於肌膚是安全的,卻較會對環境造成負擔。
四、選擇更溫和、更永續的生活方式
我們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,可能會透過洗澡時的排水進入海洋,對海洋或環境生態造成影響。因此,NAVEEN想跟大家分享,除了法規明訂的禁用成分外,實際上還存在許多尚未被充分了解的潛在風險。
NAVEEN 的物理防曬全系列,皆採用 100% 天然來源成分,不僅避開所有對海洋已知有害的成分,連配方中的輔助成分也都堅持選用天然來源成份,成為比海洋友善更友善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