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曾經把使用過的塑膠瓶倒過來看,會發現他們都被標上特定的數字。這是因為在台灣,為了讓這些不同材質製成的塑膠在回收作業時,能更有效率的分類,環保署特別將塑膠材質分成編號1-7。但你知道這些不同編號的塑膠差異在哪裡嗎?它們究竟環保不環保?可回收還是不可回收?一起來看看!
內容目錄
• 7種塑膠分類
結論:大多能進入到到回收系統、回收率高的塑膠材質只有PET, PE, PP,這三種塑膠也是COSMOS有機驗證可以用的材質噢。
*PETG塑膠在COSMOS有機驗證的規範中,也歸屬於可以使用的包材。
• PLA是哪一類? 為什麼被禁止?
2023年起,政府已逐步針對「PLA一次性免洗餐具加以限制」。
根據上表,PLA(聚乳酸,Polylactide)在塑膠分類上被歸類在7號(OTHERS)。以馬鈴薯、小麥等碳水化合物作原料的PLA塑膠,經分解、發酵,會形成聚乳酸的材質。
雖然宣稱使用完畢後,能在自然中被分解成水及二氧化碳;從原料取得和可分解的優勢來看,確實容易被視為一項環保、天然的材料。
不過,這樣「自然分解」的過程並不容易,除了溫度必須達攝氏60度,濕度也需要達到80-90%。並非我們以為「埋入土中等待分解就能解決」這麼美好[註1]。
另外,目前在台灣,PLA的回收機制、規範尚未健全,且PLA的外型與PE , PP塑膠相似,對於後端回收業者來說,容易把PLA混進其他純塑膠類中,破壞其它塑膠的回收純度,影響純PE , PP的再生循環鏈。
〔圖片來源: Greenpeace 綠色和平〕
如果你手中拿的,是PLA製成的塑膠品,要知道的是,當你丟進回收箱的那一刻起,很可能就意味著它生命週期的終點--因為沒有願意接收PLA的業者。它們最終很可能被送進焚化爐,與大家所期盼的 「可分解」的環保理念,可說是背道而馳。
• 2.0「塑」求:PCR材質+掀蓋蓋子
NAVEEN 更換的洗髮精包裝,最大特色除了選用PCR再生塑料外,還將原本的壓頭,改成掀蓋蓋子,看起來是不是像極了理平頭的可愛小孩呢?
回到重點,「PCR包裝」是指民眾消費後回收的塑膠產品重新製成,能真正做到減少塑化原料的開採、製作。又因為整個瓶身使用的塑膠材料純粹,少了金屬彈簧與複雜構造,回收時的拆解更容易,回收價值自然能大大提升。
有些人聽到塑膠製成的產品,都會產生極大的不信任感,認為塑膠製就是不環保的象徵。但了解不同種類塑膠背後的回收價值後,就能明白,並非所有塑膠都是罪惡!且市面上寫著「可分解」,或是標榜使用「天然廢棄材料」加工製成的產品,也不一定就很環保唷。
希望這篇文的內容分享,能帶給你更多的對於環境永續的反思;試著站在全新角度看待整個循環機制,希望你也能做個環保消費者,選擇自己認同的永續 「塑」求!
◉ 資料來源:
1. 韋恩的食農生活》生物可分解塑膠(PLA)的事實與誤解
2. 生物可分解塑膠比較環保?真正的塑膠污染問題解法其實是...
3. 哪些塑膠可回收再利用?認識七大類可回收塑膠
4. PCR 再生塑膠容器以及可持續的發展
5. PLA沒那麼容易分解 學者籲研發替代品或專責回收
6. 環團揭露PLA「環保迷思」 環保局:特定條件下才能分解